洪水无情人有爱 护学行动守初心 ——桑植县581名受灾学生“零失学”背后的温暖守护
2025-07-02 18:06:5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高丽文 | 作者:周桂玉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519

桑植融媒7月2日讯(通讯员  周桂玉)“没想到洪水冲毁了家,我还能安心读书……”七月的五道水学校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六年级学生赵同学的课桌上。他紧紧攥着慰问金,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这个因洪灾失去全部家当、被迫借住他人家中的少年,如今已重返课堂。在桑植县,像赵同学这样的581名受灾学生,正共同书写着一个“零失学”的暖心故事。

暴雨突袭,校园与家庭深陷困境

6月18日,一场特大暴雨席卷桑植县。桑植县教育系统在这场灾难中遭受重创:17所学校被洪水侵袭,6000多万元教育设施损毁,581个学生家庭受灾严重。 

走进受灾学校,满目皆是令人痛心的景象。澧源镇一小的操场沦为“湖泊”,浑浊的洪水浸泡着教学楼底层;细砂坪学校内,积水一度漫过一楼,电器、电子教学设备等泡在污水中;河口学校学生黎同学的家,原本种植的黄柏等经济作物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,屋前精心搭建的小亭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,只剩下一片狼藉。

五级联动,织就“零失学”坚固守护网

6月21日,县教育局干部职工奔赴澧源镇一小,拿起铁撬、扫帚,在操场奋力清理淤泥垃圾,汗水湿透了衣衫,却无人喊累,只为能让孩子们早日重返校园。与此同时,全县各校教职工也在校园内争分夺秒地开展清理工作,用双手为复学创造条件。

为精准掌握每一名受灾学生的情况,全体教师化身“摸排尖兵”。他们通过入户走访、电话核查、大数据比对等方式,仅用3天时间,就建立起一个涵盖家庭受灾程度、经济困难等级、心理创伤指数等8项指标的动态数据库。细砂坪学校六年级学生张同学家中家电全部损毁,困境儿童方同学、赵同学的房屋被淹,这些特殊情况都被迅速纳入重点帮扶名单,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多维帮扶,点亮受灾学生希望灯塔

在这场守护行动中,心理抚慰成为筑起“心灵堤坝”的关键力量。教育系统组建了一支60多人的专业心理援助团,他们深入学校和家庭,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。县妇联组织“爱心妈妈”“知心姐姐”等巾帼志愿者,对留守儿童实施“一看二联三问四帮”的贴心服务,并为至少200户受灾家庭学生发放爱心礼包,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。团县委结合“返家乡”大学生实践活动,配合县教育局对受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,并开展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活动。河口学校学生黎同学在洪水后整日沉默寡言,经过两周的悉心心理疏导,终于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

生活救助及时解决受灾家庭的燃眉之急。芭茅溪小学学生甘同学家中7头猪仔溺亡、农作物被毁,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时,教育基金会的慰问金及时送达;五道水学校一年级学生王同学家中受灾严重,经济损失大,社会捐赠的物资和定向资助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有了保障。

学业护航确保每一名受灾学生成长不断档。县教育局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“一生一策”方案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步辅导。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“暑期课业辅导”,针对受灾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集中辅导和答疑解惑。学校建立“学习互助小组”,组织未受灾学生与受灾学生结对,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,不让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掉队。

“我们联合多部门对受灾校舍进行全面‘体检’,规划重建项目18个,计划投资6700余万元。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全县581名受灾学生均已得到妥善安置。

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,桑植教育人用责任与担当、温暖与爱,守护住了孩子们的求学希望,让生命在灾难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
责编:高丽文

一审:熊惠

二审:杨明

三审:陈桦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